岗位职责:
1、从事电力系统分析和计算等方面的研究工作,配合完成算法编写及仿真平台搭建;
2、熟悉并能很好完成电气领域相关工作,电网业务及项目的需求分析、方案制定、技术落实,包括完成项目申请、投标、验收等工作;
3、配合市场技术调研和交流,编制项目业务需求、技术解决方案、业务设计等相关材料。
任职要求:
1、硕士及以上学历,具有相关科研工作经历、发表过相关领域高水平论文者优先;
2、电气工程、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具备扎实的电气一次、二次基础;具有以下领域学术背景和科研经历者优先:电力系统规划及运行、分布式发电及微能源网、电力系统运行与优化等;
3、熟悉电气设计规范,熟练使用MATLAB或Python等软件,具有较高编程水平;
4、可独立完成文档或报告的起草、编辑工作;具有良好的书面、口头表达能力;
5、工作认真负责、踏实稳重、责任心和执行力强,有良好的团队协作和人际交往能力;能适应短期差旅。
压缩空气储能及能源高效利用研究所聚焦清洁能源存储及高效利用领域,致力于压缩空气储能及智慧能源互联网技术研发和突破。研究所将打造世界一流的清洁能源高效利用研发团队,提供一站式的清洁能源高效利用解决方案、自主研发面向智慧能源网的软硬件系列产品,具有广阔的技术研发空间和产业发展前景。团队已主持建成了500kW非补燃式压缩空气储能示范电站、国内集压缩空气储能发电、光伏发电、光热利用等于一体的智慧微能源网示范基地、非补燃压缩空气储能电站--江苏金坛盐穴压缩空气储能国家试验示范项目。
2015年9月,在习总书记访美期间,清华大学、四川省、华盛顿大学、华盛顿州四方签署了“气候智慧型/低碳城市”2+2合作协议。为落实合作协议,清华大学在四川省、成都市及天府新区的大力支持下,建立了清华四川能源互联网研究院(以下简称研究院),于2016年3月正式落户天府新区,致力于打造能源互联网领域的人才汇聚平台、科技创新中心、产业发展高地。
围绕能源环境经济协同、能源互联网关键装备、智慧能源系统、能源互联网安全等主要研究方向,研究院引进32个高层次研究团队,汇聚海内外高层次人才300余名,其中国家级人才3名,四川省级人才17名,成都市蓉漂人才10名,成都市顶尖创新创业团队1个;科研人员占总人员比例为81%,副高以上或掌握核心技术的人员占科研人员比例达到37%。
截至2021年2月,研究院已打造20余项关键核心技术和50余件创新产品,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8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项,申请专利利409件,获得省部级科技奖励8项,培育创新企业13家,包括5家高新技术企业和1家准独角兽企业;创办能源互联网国际创新创业峰会,举办中美“2+2”清洁能源论坛、2018ACDC国际学术会议、第五届清华校友三创大赛人居环境组全球总决赛等一系列重大活动;与全球40家高校院所、111家产业企业以及13家国际机构建立合作关系。